找到相关内容452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李提摩太与佛教典籍英译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西传和西方汉学的发展。而早已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汉语佛教经典,到了晚清,始有西方新教传教士认真研究中国佛教,传译佛教经典。如英国来华传教士艾约瑟(10...佛教有—个完整的了解。因此西方人也开始重视汉文佛典的研究工作。   李提摩太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觉地进行汉学研究的。在学习儒家经典和佛教著作上,李提摩太很下功夫。李氏的传记作者苏慧廉写到:“在青州府...

    李新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4451079.html
  • 百科全书式的敦煌文献

    极好材料 。敦煌文献中还保存了一些类书,均为亡佚之书,对古籍整理及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都有一定的价值。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大量古典文学资料更为引人注目。它包括《诗经》、《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及诗、歌辞、变文、小说、俗赋等,文学作品除文人作品和某些专集、选集的残卷外,大多都是民间文学作品。  敦煌文献中的儒家经典,最具学术价值的是它对今本儒学典籍的校勘价值。其中《古文尚书》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最古...

    杨秀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4354556.html
  • 欧阳竟无对儒学的贡献

    人日大会,每次讨论一个主题。作为佛学讲学或研究机构的支那内学院,理当以佛学为探讨的主题,但在第三次人日大会上却确定了儒家经典《中庸》为讲授的主题。欧阳竟无还特地撰写了《中庸传》,不仅在人日大会上大讲特讲...分为八派,子思为其中之一。从师承关系上看,子思学于曾子,而孟子又学于子思,故荀子称其为“思孟学派”。《中庸》在儒家经典中还一向以难解著称,对其作注释者,古今不乏其人。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熹的《中庸...

    肖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2755214.html
  • 儒家阐释学

    理解经典文本的手段,而且是了解现实的工具。  在中国以及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儒家阐释学的传统是最广泛的。西方普遍认为孔子的《论语》是儒家(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最初的或者唯一的...礼记》)很少有现在的学术证据支持传统的信念,即孔子是《五经》的作者、编辑或编纂者。(孔子把古代纪录、诗歌和文献的大杂烩转变成为具有权威性的经典。)  只是到了宋朝(汉朝时把儒家定为经典一千多年后),《...

    凯利·詹姆斯·克拉克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0359451.html
  • 《敦煌经籍叙录》平议

    绝大多数敦煌写卷已经公布,敦煌学的许多领域都有了卷号收集齐备、研究深入的论著……但反观敦煌儒家经典的研究,却难惬人意。虽然有关研究成果也达到200多篇(种),但是由于散见于各处(大多在台港地区及日本),不易获知也不易获取,因而有些学者的最新成果中未能吸收前人的合理成分,甚至还有停留在上世纪20年代水平上的论著发表。而且,学术界特别是经学界在研究或论及到儒家经典时,很少有人利用敦煌经籍写卷,即使想...

    陈东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278744.html
  •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随之成为儒门宝典。如果嫌朱熹的注释讲的太麻烦(从研究的角度看,他注释得...从根本上否定儒家经典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五经》、《四书》也不必全部都读,可以有选择地读,例如《论语》,就可以选其中的一些章节,如《学而》、《为政》、《里仁》、《颜渊》、《子路》、《卫灵公》诸章,...

    刘梦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3088643.html
  • 唐代之儒道释

    皇室宗族事务机构,将道士归它治理,即视男女道士为自己的本家。并对李世民留下来的统整儒家经典的政策继续发扬。 而李治后期,武则天实际掌权,玄奘等佛教徒要求调整佛道的顺序,于上元元年(674)李冶下诏佛道...贞观四年(630),成于高宗永徽四年(653)的儒家经典整顿,是太宗李世民倡导并支持   的。虽然挂衔的是颜师古、房玄龄、孔颖达等名儒,而据皮锡瑞《经学历史》研究,"孔颖达入唐,年已毫老;岂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0861973.html
  • 良知之道——阳明禅与儒学修道养静工夫

    养静、静坐对于儒家来说乃是一种无补的事情呢?非也。  追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儒都是有极深极湛的定静修养和静坐工夫的。翻开儒家经典,我们亦不难发现儒家在这方面的资源其实是很深厚的。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证古代的先儒们是如何具体地操持静坐工夫的,但是,从他们的言行中却可以推知他们是非常重视定静修养的。  最早的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篇开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王良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3040828.html
  • 禅佛影响下的宋儒复兴

    媲美汉代,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汉代。   儒家经典占支配地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于622年重建起来。628年,唐太宗(627—649 年在位)命令在太学内建孔庙;630 年,他又命令学者们准备出儒家经典的官方版。这项工作的一部分,是从前代浩繁的注释中选出标准的注释,再为标准注释作疏。然后皇帝以命令颁布这些经典正文及其官方注疏,在太学里讲授。以这种方式,儒家又被重新确立为国家的官方教义。   这时候,...

    冯友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544959.html
  • 儒释道与中国民俗关系述要

    方法。《功过格》等的前提是对道德警戒系于对天地神灵的感性膜拜、畏惧,对于儒家的理性主义,它是一种补充,对于下层社会,它的影响和控制能力比起儒家经典来,恐怕要强一些。  在民俗领域中,三教之间有相互斗争,...强调等级区别。儒家经典中,对服饰的规定特别周详,天子、诸侯、大夫、士各有专服。与服饰重等级相伴随的,是重民族服饰习惯的保留。综观中国人的服饰习俗,受儒家礼制的规范最严。一般说来,僧道服饰在民间的影响不大...

    刘仲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863676.html